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理财 >  >> 
从拜卡公司这部纪录片管窥土耳其无人机产业的”伟大理想“
来源:中国航空新闻网      时间:2023-06-03 01:52:26

5月中旬,土耳其无人机公司拜卡技术(Baykar Technologies)发布了时长近一小时的专题纪录片《目标KIZILELMA》。这里的Kizilelma,字面意思是“红苹果”,而“红苹果”在土耳其神话中则象征着“伟大的理想”。

《目标KIZILELMA》

这一纪录片的叙事方式如下:


(资料图)

从2023年公司高层访谈,到2022年“红苹果”(Kizilelma)首飞前首次发动机地面试车,中间插叙TB-2在俄乌冲突中的表现,以及TB-2成为国际新闻焦点的报道汇总和公司新获订单情况。

影片记录的时间横跨近20年,详尽说明了拜卡公司无人机研制历程,尤其是作为技术“灵魂人物”的塞尔丘克·拜拉克塔尔(SelçukBayraktar)如何带领团队,让拜卡从仅仅由几位亲朋好友组成的无人机研发团队,一路成长为如今的大型无人机公司。

对于拜卡公司今日的成功,外部最容易给出的一个原因,或者说最受瞩目的一个原因,当属其首席技术官与土耳其总统非同一般的关系:他是埃尔多安的女婿。显然,这就是媒体不时强调的所谓“政治靠山”。

但是,单单以这层关系无法全然解释清楚这家无人机公司的初创与崛起——这种“关系论”容易一叶遮目地令人忽视拜拉克塔尔本人的能力。

毕竟,今天TB-2无人机的市场成绩和战场表现是有目共睹的,无人机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也已有公论。

对无人机很懂行

纪录片中,拜拉克塔尔这样介绍今天的拜卡公司:

员工3500人,平均年龄27~28岁。其中工程师团队有1200人,团队成员来自13~14个不同的领域。显然,镜头向观众展现了一支年轻有活力的队伍,对新机研发充满热情,力争“红苹果”早日首飞,不惜周末加班加点,一如这家公司无人机业务刚起步之时。

而现在镜头前,“红苹果”地面试车完成后,拜拉克塔尔招呼团队拍大合影……气氛热烈的场面似乎向我们描绘了这样一个故事:如拜拉克塔尔这样学有所成的土耳其海归人才“激活”了该国的无人机产业。

拜拉克塔尔的求学经历从本国的伊斯坦布尔技术大学起步,经过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最后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的硕士、博士学业。

2007年,拜拉克塔尔从麻省理工学院归国,成为拜卡公司的首席技术官,开始全职的无人机研制工作,并最终将带回来的最新无人机技术转化为土耳其国产无人机。

作为科班出身的无人机型号总设计师,纪录片着重展现了他在“红苹果”试验现场对一些细节的把控,在地面控制站里的“坐镇”——这是一个“对无人机很懂行”的首席技术官形象。

拜拉克塔尔2006年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论文,题目为“无人机的积极性着陆”,内容论述以一种可能性算法来控制无人机系统实现以各种姿态着陆。

近期拜卡公司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的暑期计划信息,有10892名学生提出申请,最终1398人入选。这组数据从侧面体现出拜卡在土耳其的知名度与受欢迎程度。

发展的必然之路

拜卡作为家族企业,拜拉克塔尔的父辈作为工程师,在一些媒体的报道中“理所当然”会与土耳其政商界有结交,这自然为儿子无人机事业的起飞做了一定铺垫。

但从纪录片来看,或者说回归技术本身来看,十几年前拜卡公司无人机业务的起飞,绕不过的第一关是要敲开作为用户的土耳其军方大门。

所以拜拉克塔尔的创业故事,一方面是颇具艰险的试验测试环境;另一方面是向一线士兵征询装备需求。然后进行一次次上门演示,乃至是在危险的边境地区,团队甚至曾遭遇遥控炸弹IED威胁,最后是工程师以技术所长来对抗IED、解除威胁……

迷你无人机是拜卡公司转型无人机业务后的第一个无人机产品。

虽然无人直升机相关技术课题写进了拜拉克塔尔的毕业论文,但拜卡公司的无人直升机产品Malazgirt并未获得军方青睐。

在此过程中,拜拉克塔尔带领的拜卡无人机团队做出了一个事后看来尤为正确的决策:紧盯土军“打击恐怖主义”的装备需求。

2006年推出的拜拉克塔尔迷你无人机获得了军方的认可,为拜卡公司后续其他型号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2009年,拜卡向土耳其军方推荐微型无人直升机Malazgirt,同年TB-1无人机原型机亮相。

2014年,在TB-1基础上衍生的TB-2首飞,并在2015年底完成了其察打一体能力展示。

此后的故事,就是TB-2和拜卡频频出现在各国行业报道中,拜卡公司成为了国际军用无人机市场不容小觑的一极。

土耳其航空航天技术节上的拜卡“红苹果”。航空所代表的高科技进步与国家荣誉,无疑是这个国家弥补分歧的“凝结核”之一。

“航空技术独立自主”

其实,土耳其的无人机时代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叶便已开启。

当时,土耳其从美国通用原子公司引进了6架“蚊蚋”(Gnat)-750侦察无人机。

2005年,土耳其签署协议,以1.83亿美元的价格从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IAI)购买了10架“苍鹭”无人机。该订单的一个焦点是以色列同意在“苍鹭”上安装土耳其Aselsan制造的Aselfir300T光电侦察和监视系统。

昔日与土耳其一起使用以色列“苍鹭”的国家,很多直到今天还用着“苍鹭”。但如今的土耳其已经用上了国产的“安卡”和TB-2。

但随后在“苍鹭”的交付使用过程中,土以双方却心生嫌隙:

以方称土方设备超重,影响了升限和续航时间;土方则是称以方蓄意破坏发动机和光学成像系统,并担心初期由以方人员操控的“苍鹭”有情报泄露的风险。

最终,“苍鹭”出现了坠毁事故,据称问题在于后勤保障,土耳其的定论是“无法满足需求”;而以土两国外交形势也趋于紧张。

在引进“苍鹭”的同时,土耳其也同时启动了本土中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的研制——即后来成功取代“苍鹭”的土耳其航空航天工业公司(TAI)的“安卡”(Anka)。

但问世之初的“安卡”,主要能力还是侦察,并不具备察打一体的能力。2018年,具备察打一体能力的“安卡”S出现。不过早在2015年,拜卡的TB-2无人机的察打一体能力得到了检验,并获得了军方认可。

正是从那时起,拜卡公司成为了土耳其最受瞩目的无人机厂商,拜拉克塔尔本人也成了土耳其名人,被冠以“无人机英雄”、土耳其的“无人机之父”等头衔——显然,这是一个“国货崛起”“航空技术独立自主”的完美故事。

一些报道中更是不忘记提及当TB-2成功首飞、获得认可之后,拜拉克塔尔在2016年与埃尔多安总统的女儿苏梅耶·埃尔多安喜结连理,并将这一事件与此后TB-2无人机的暴得大名、畅销国际关联起来。

拜卡公司还有“飞行汽车”Cezeri和空间技术相关的新项目,也难怪土耳其媒体的报道中有时还会给拜拉克塔尔冠以土耳其“马斯克”之名。

产业基础与人才队伍

不过,拜卡同时也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

塞尔丘克·拜拉克塔尔的工程师父亲于1984年创办了名为拜卡机械(Bayraktar Makina)的公司,业务是生产发动机、泵等汽车零部件和备件。汽车工业是土耳其的战略产业,也是该国外贸出口上最大份额的品类。世界第13大汽车生产国的身份,说明土耳其是很多产业国际分工中重要的一环。凭借拥有钢铁、机械制造、能源化工、军工企业等产业门类,土耳其无疑是中东地区的制造业强国。

Baykar是一家家族企业,从汽车行业转型到航空无人机。

在TB-2一次次成为国际新闻话题的同时,它在加拿大、英国的设备供应商也成为舆论焦点,不过在制裁、断供和“国产化替代”的舆论之中,TB-2的外销并未受到多大影响。

也正是基于自身的产业基础和工业能力,近年来土耳其在航空航天领域大动作不断。

从2021年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公布的“十年航天计划”,到近年来多型新机密集首飞和亮相,可见支持产业发展的根源还是航空航天人才队伍,也就是说,土耳其拥有教学质量良好的大学和大量高素质毕业生。

TB-2无人机翼下挂载的MAM-L弹药即来自Roketsan。在各大防务展上展品以弹药、导弹为主的Roketsan,其另一业务则是火箭技术,因此,Roketsan也会是土耳其航天计划的重要参与方。

结合QS大学排名、硕士博士学位信息来看,伊斯坦布尔技术大学(Istanbul Technical University)、中东技术大学(Middle East Technical University)、阿纳多卢大学(Anadolu University)、耶尔德兹技术大学(Yıldız Technical University)、海峡大学(Boğaziçi University)等土耳其前列大学都开设有航空航天专业。

特别是前两所大学的航空航天专业还设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点,充分体现了这两所大学的教学实力。拜卡这个家族企业的管理层,包括创始人及其两个儿子都曾在这两所大学求学。

“足够多”

《目标KIZILELMA》纪录片呈现了这样两个片段:

一个片段是埃尔多安在一次媒体访谈时被问到“你们部署了多少架土耳其国产无人机?”他笑着答:“我们有足够多。”

另一个片段是,穿着一身红衣的拜拉克塔尔坐在高空长航时无人机“袭击者”(Akıncı)前,着重强调型号成功背后国家高层决策的重要性:“高层的规划愿景助推着土耳其企业的发展,推动着国家高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实现国家的独立与强大。”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